以下食物有造成中毒的風險:
酸性食物在鋁制容器中較長時間儲存&烹飪同樣也會有造成中毒的風險, 如
以下為常見過敏食物:
成人:
兒童:
沙門氏菌較常見于動物源性食物,包括蔬菜也可能因受糞便污染而含有沙門氏菌。
下列食品有造成沙門氏菌感染的風險:
黃曲霉素常由黃曲霉及寄生曲霉等另外幾種霉菌在霉變的谷物中產(chǎn)生,如大米、豆類、花生等,是目前為止最強的致癌物質。加熱至 280℃以上才開始分解,所以一般的加熱不易破壞其結構。
下列食品有造成黃曲霉素中毒的風險:
注意,以上食品還包括其對應制品,如米粉、玉米面; 經(jīng)安全培育生產(chǎn)的花生苗(發(fā)芽花生)可以認為安全可食用。
3-硝基丙酸由蔗生節(jié)菱孢菌產(chǎn)生,該真菌常見寄生于甘蔗、椰子中。中毒癥的主要表現(xiàn)為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受損。急性期的癥狀有嘔吐、眩暈、陣發(fā)性抽搐、眼球偏側凝視、昏迷,甚至死亡,后遺癥主要為錐體外系的損害,主要癥狀有屈曲、扭轉、痙攣,肢體強直,靜止時張力減低等。該毒素暫無特效解毒藥物。
下列食品有造成 3-硝基丙酸中毒的風險:
除了視覺上的外觀作為判斷標準,氣味也是重要的評價標準。腐壞的植物往往散發(fā)特殊的氣味(酒糟味、酸味等)。對聞起來腐壞的食物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丟棄。
寄生蟲可通過空氣,飲用水,食物和直接接觸進入人體。若寄生蟲進入人體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,一方面可以攻擊白細胞,另一方面可達肺、肝等臟器或是堵塞血管或淋巴管道,會引起如肝硬化、門脈高壓、象皮病等疾病。而人如果是豬肉絳蟲的中間宿主,寄生蟲甚至會達眼球、心臟和大腦,危及生命。
下列食品最好確保完全燒熟,否則可能在體內(nèi)留下相應的寄生蟲:
通過足夠的溫度加熱食物并保持一定的時間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小細菌、寄生蟲存活的風險。 各類食品有不同的溫度要求,烹飪者測量溫度應該使用廚房用溫度計測量食物中心溫度。
測量溫度應該使用:廚房用溫度計 測量食物中心溫度
下列是業(yè)界標準的食物安全溫度:
豬肉 整塊:71°C 碎肉:71°C
禽類 整塊:74°C 碎肉:74°C 全只:85°C
牛肉*羊肉 整塊: 3 分熟:63°C 5 分熟:71°C 7 分熟:77°C 碎肉:71°C
蛋類:74°C
剩菜再加熱:74°C
更多建議: